Exhibition   /  Works  /  LuxuryLogico  /   CV   /   Contact 

EN / CN



空域


2018
擴增實境
低煙機、AR系統、iPads、耳機、重低音揚聲器
限地製作


真實之上,想像之外 ── 現實與虛擬交織的觀看與對話


觀看的機器與想像的建構


觀看機器如何使觀看行為生產不同層次的想像圖景和身體感知?《空域》思考國家對於天空控制的權力,以及國家人民和軍事武器的關係,以AR擴增實境為再現的方法,在兩個展間中分別再現了空中分列式的表演實境,以及一段臺灣政論節目中討論購買軍事戰機的片段。前者展現一般我們對於軍事的表象理解:在於國家試圖藉由軍事的表演所營造而出對於飛行武器的美好想像;後者則再現國家所欲購買的F35戰機,在熟悉的主持人的聲音介紹下,AR擴增實境畫面中飛來一隻鳥,圍繞並試圖停留在飛機上,最後隨著機體的縮小與消失,鳥的身體甚至凌駕於飛機之上。藉此,陳乂試圖探討國家的軍事權力、空中武器和自然的關係。《空域》的展出形式是觀者必手持iPad在空間中移動,透過螢幕的位移尋找展間中更多和更為細節的影像內容。在觀看的同時,自身與身旁參與者的身體和不同的移動路徑,亦成為觀看的圖景。觀者的視線同時在虛擬與現實中來回不斷地切換,意識到身體、影像與現存空間的相互關係。


解放軍事空間即權力


《空域》所展出的地點,正是前空總最為高階與機密的空間──戰情大樓二樓的指揮室和接待室。當一座軍事機密場域因應文化實驗場的園區開放,觀者的身體得以進入這個在過去被視為機密的重要軍事指揮空間來體驗作品。建築內所留下的地圖、陳設與空間的部署,皆不斷地提示其既有的空間功能和權力的展現。而作品的AR擴增實境的影像,在此詮釋與再現國家人民在日常生活中與國家武器產生交集的兩種方式:一種是觀看官方的閱兵典禮,另一種則是媒體影像的再現與討論。武器的展演和軍事的採購,皆被詮釋為國家試圖保護其人民的說法。然而,在其背後有更大的目的是試圖掌控對於天空的權力。在第一次世界大戰結束後,有些軍事家便說到,若國家能掌控制空權,幾乎就可掌控戰爭的輸贏,因此很多國家便開始投入資源在研發和採購飛行航空的技術上。《空域》所留下的國家政治、軍事武器、權力掌控與自然之間的關係伏筆,除了歷史性的軍事場域做為展出的空間之外,其關鍵更在於作品中所引用的科技技術,如何挑戰和跨越軍事空間中有形的(前空總的建築空間)和無形的(空中領域)權力範圍,進而喚起觀眾身體性和感知上的思考。



文|賴依欣